钱江晚报·每小时新闻记者张冰清通讯员陈梦茜龙琪
13岁是女孩开始成长的时期。
欢欢(化名)原本是一名健康活泼的13岁初中生。然而,她最近因过度减肥而患上了神经性厌食症,失去了往日的魅力。
浙江大学儿童医院专家表示,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青春期、心智不成熟的女孩选择使用极端的方法来减肥,这不仅严重危害了她们的身体,也严重损害了她们的心理健康。
追求骨感美,豆蔻妹半年减重20多斤
欢欢是一名13岁的初中生,性格活泼开朗,身材匀称,只是脸上有点婴儿肥。平日里,她喜欢跳中国舞,学习也很努力。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
这六个月来,欢欢的饮食一天比一天清淡,她仍然每天做一小时的健身操。当妈妈发现时,女儿脸上的婴儿肥不见了,身材骨瘦如柴。
她妈妈让她称体重。当她称体重时,她震惊了。欢欢的体重从六个月前的86斤下降到了64斤,总共减重了22斤!
爸爸妈妈变得紧张起来,每天监督她吃饭。但父母越逼她,她就越不愿意吃饭,常常心情郁闷、流泪。最终,妈妈只好带她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就诊。
减肥后闭经、便秘、神经性厌食
临床营养师与欢欢交谈后发现,她从小就对自己要求严格。青春期过后她一直觉得自己胖了,尤其是看到自己喜欢的偶像这么瘦,她也想拥有这样的身材。所以过去六个月我一直在节食。
吃饭的时候,她用一些软件严格计算自己的能量摄入量,每天只吃800kcal左右的食物(这个年龄段女孩的正常摄入量是1800-2000kcal)。减肥后,她非常害怕发胖。
此外,欢欢还出现了其他症状:便秘、头晕、心率下降(40-50次/分钟)、闭经、皮肤干燥和反酸。
在营养师的建议下,欢欢还去看了精神科医生进行治疗。经过精神科医生的专业评估,她最终被确诊为“神经性厌食症”。
浙江大学儿童医院医生提醒,随着国内对饮食失调认识的加深,不少医院都成立了相应的管理团队。建议患有饮食失调的青少年接受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的评估。明确诊断后,应规范化。治疗包括支持治疗、营养治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严重者需要住院治疗。如果你看到家人或朋友过度节食,甚至达到患病状态,请引起注意。尽早规范治疗对他们确实有帮助。
什么是神经性厌食症
饮食行为是人类最具代表性的本能行为。这种行为具体表现为两种:正常和异常的饮食现象。不正常的饮食行为被称为“饮食失调”(Eating Disorders),多发生于15岁至24岁之间的女性,男性的发病率仅为女性的十分之一。
神经性厌食症就是其中的一种。人们对体重增加有强烈的恐惧感,极度在意自己的体重和体形,刻意减轻体重,导致营养不良。
国外神经性厌食症的终生发病率在0.2%0.8%之间。两个发病高峰年龄为13-14岁和17-18岁,死亡率高达5%-20%。尽管我国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数据,但临床上此类问题却层出不穷。大多数家长不重视青春期孩子的饮食问题,低估疾病的严重性,往往会因为心理问题而逃避医疗。心态导致很多孩子延误了诊断和治疗。
神经性厌食症最严重的健康风险是死亡,通常是由于体重严重减轻或自杀造成的。其他问题包括:
1.心脏:心律失常、心肌萎缩、低血压、心动过缓;
2、皮肤:皮肤干燥、龟裂,面部、背部、腹部和前臂有毳毛状毛发。头发容易脱发、变黄;
4、内分泌:内分泌失调包括性腺功能障碍、月经不调(闭经)、不孕、骨质流失和生长迟缓、电解质紊乱等;
5.血液: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6.大脑:饥饿导致大脑萎缩,从而导致许多行为和心理异常。
为什么会得神经性厌食症?确切原因尚不清楚,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三类:
1、生理因素:有研究提示,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与饱腹感和饥饿感相关的神经体液回路的自我调节存在缺陷。
2.遗传因素:女性患病风险较高。家庭和双胞胎研究表明,遗传因素高达50%-83%。同时患有饮食失调、抑郁症、焦虑症和成瘾的风险约为30%。
3、环境因素:社会对瘦身的追求也引发了节食减肥的热潮。对青春期少女的灌输导致了个人审美观念的扭曲。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家庭中经常存在某些问题。如果患者对家庭没有安全感,或者父母过于严厉,也会导致患者不认同、缺乏自信。
4、个人心理因素:该病患儿性格比较内向,自我要求高,心智不成熟,依赖性强。他们也追求完美,期望与众不同。在家庭教养模式中,父母会对孩子要求太多、太多细节,因此孩子把饮食行为的自我控制视为独立的标志。孩子饮食行为的改变是对父母过度控制的抵抗。
浙江大学儿童医院专家提醒,孩子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1、孩子饮食习惯不断改变; 2.青春期前的儿童体重停止增加。正常情况下,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每年体重应增加; 3、孩子更喜欢一个人呆着而不是和家人一起吃饭; 4、孩子运动过度或把体重放在第一位; 5、孩子吃完喝完后,去卫生间的次数频繁且时间较长。在此期间,他可能打开了水来掩盖呕吐的声音。